湖南法治报讯(通讯员 李天慧)为全面提升森林火灾应急处置能力。3月28日上午,宜章县在五岭镇成功举办森林火灾应急演练,全面检验县、镇、村三级应急联动机制。作为关键支撑力量,宜章县气象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,以精准服务为演练实施和森林防火安全保驾护航。此次演练通过“监测预警+科学决策+协同作战”的全链条实践,展现了“气象+应急”深度融合的防灾新格局。
常态预警织密“防护网”
“森林防火,气象先行。”宜章县气象局构建起“周分析、日监测、时跟踪”服务体系,通过《气象专题报告》等载体提供决策支撑。针对春季防火关键期,每日开展加密天气会商,提前7天捕捉到27日至28日寒潮强对流过程,通过应急广播、短信平台发布大风、雷暴预警信息11433条。演练筹备阶段,火险等级预报精准锁定五岭镇东北部为高风险区,为指挥部确定演练场地提供科学依据。“气象预警就是防火前哨,必须跑在风险前面。”县气象台负责人介绍,今年已制作针对森林防火的气象专报8期。
数据支撑把准“风向标”
演练现场,气象应急指挥车实时传回监测数据:9时30分火场周边风速3m/s、风向339°、相对湿度85%、气温11℃,由4名技术骨干组成的气象突击队,每15分钟更新火场气象实况。通过分析降温、大风对火势蔓延的潜在影响,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推送精细化预报和实况信息,为扑救力量调度、隔离带开设等环节提供科学参考。指挥部依据气象预报调整部署,将原定东南侧扑救路线改为北线突击,有效避开瞬时4级阵风影响。“每份数据都是救命信号!”现场指挥长表示。
联动协同锻造“战斗力”
“气象、应急、林业三方数据已实现实时共享!”在联合指挥平台大屏上,火险预警、救援力量、物资储备等12类信息动态交互。气象局与森防指建立“预警-响应”直通机制,演练中根据气象条件变化3次调整灭火弹使用方案,避免强风导致二次引燃。灾后评估环节,气象部门提供72小时天气展望,指导开展余火清理和植被修复。此次实战检验了“气象+网格”预警体系,全县537名村级气象信息员同步转化为防火宣传员,构建起全民参与的防灾网络。
“气象服务既要下好‘先手棋’,更要做实‘持久功’。”宜章县气象局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完善“空天地”立体监测网,推动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。随着“气象+”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,这座湘南林海之城正筑起一道智慧防灾的新长城。
责编:马志军
一审:马志军
二审:伏志勇
三审:万朝晖
来源:湖南法治报